不殊是以

殊是以
不殊是以一
不殊是
源不殊是以
唐国十三経 孝経(一)

孝經序。御製序幷注。朕聞上古。其風朴略。雖因心之孝已萌。而資敬之禮猶簡。及乎仁義既有。親譽益著。聖人知孝之可以教人也。故因嚴以教敬因親以教愛。於是以順移忠之道昭矣。立身揚名之義彰矣。子曰吾志在春秋行在虞飜。劉邵。抑又次焉。劉炫明安國之本。陸澄譏康成之注。在理或當。何必求人。今故特舉六家之異同。會五經之旨趣。約文敷暢。義則昭然。分註錯經。理亦條貫。寫之琬琰。庶有補將來。且夫子談經。志取垂訓。雖五孝之用則別。而百[行之]源[]一章之[中。凡]賴之。諸侯章第三。在上不驕。高而不危。制節謹度。滿而不溢。高而不危。所以長守貴也。滿而不溢。所以長守富也。富貴不離其身。然後能保其社稷。而和其民人。蓋諸侯之孝也。[詩]云。戰戰兢兢。如臨深淵。[如]履薄冰。孝也。故自天子至於庶人。孝無終始而患不及者。未之有也。三才章第七。曾子曰。甚哉。孝之大也。子曰。夫孝。天之經也。地之義也。民之行也。天地之經而民是則之。則天之明。因地之利。[以順天]下。是以其教不肅[而成。其政不嚴而治]聖治章第九。曾子曰。敢問聖人之德。無以加於孝乎。子曰。天地之性。人爲貴。人之行。莫大於孝。孝莫大於嚴父。嚴父莫大於配天。則周公其人也。昔者周公郊祀后稷以配天。宗祀文王於明堂以配上帝。是以[四海之內各以]其職來祭。[夫聖人之德。又]致其憂。喪則致其哀。祭則致其嚴。五者備矣。然後能事親。事親者。居上不驕。爲下不亂。在醜不爭。居上而驕則亡。爲下而亂則刑。在[醜而]爭則兵。三者不除。雖[日用三牲]之養。猶爲不孝[也。]廣揚名章第十四。子曰。君子之事親孝。故忠可移於君。事兄悌。故順可移於長。居家理。故治可移於官。是以行成於内。而名立於後世矣。諫爭章第十五。曾子曰。若夫慈愛。恭敬。安親。揚名。則聞命矣。敢問。子東。自南自北。無思不服。事君章第十七。子曰。君子之事上也。進思盡忠。退思補過。將順其美。匡救其惡。故上下能相親也。詩云。心乎愛矣。[遐不謂]矣。中心藏之。何日[忘之。][喪親章]第十[八]